标签“艺术”相关文章

cityspy 2015-10-17

生活美学发现者:我们挖掘新鲜、有趣、有故事与情感的城市角落。

《第四消费时代》的设计思考

在今年的Art Basel 巴塞尔艺术展上,有一件作品一直留在我的脑海中。一个巨型的碗状装置,时刻不停地围绕着自我的轴心旋转,巨碗里面放着床垫、台灯、书桌等日常用品。艺术家本人一直坐在书桌前看书、进餐、思考,还不时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一瓶酒喝上两口。

在美术馆中 顺手牵羊

我们都知道在美术馆不能碰艺术品的金科玉律。那么当你被要求把东西带走时又会如何应对?

铿锵十年

今天的李宇春不只是超级娱乐明星,她跨界艺术,联手时装设计师,一系列的“碰撞”,制造了一系列手指滑动屏幕时目光停驻的亮点。

ACCEPTING DAILY SURREAL 接受日常的超现实

走入第二个年头的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作为上海9月艺术展览爆发月的重头戏之一,加上如今和龙美术馆、上海摄影艺术中心(SCOP)、余德耀美术馆、铁海工作室、丁乙工作室、例外设计中心等14处建筑连成的一片艺术文化长廊,自然集聚起大量艺文人群。而此时城市另一边是同样热闹纷繁的PhotoShanghai,在参展画廊和作品媒介上两者呼应又互补,共同迎接越来越多的艺术受众。

侯莹 杨青 前瞻的舞者,与并不滞后的观众

8月初,侯莹在北京的中华世纪坛举办了主题为《燃》的现代舞专场演出,作为挚友和铁杆观众,杨青特意从广州飞到北京观看这场演出。从最初合作一场演出的相识,到现在每每进行长达几个小时的对话,侯莹与杨青在对舞蹈、对艺术、对城市的看法上都堪称知己。

在罗马,来一场“新旧”艺术之旅

在意大利的国度里,艺术,从未缺席过。从古罗马、欧洲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时期,直到如今在国际现代和当代艺术舞台中,意大利一直具有天生的艺术血统。在“永恒不灭之城”罗马,无论是镌刻奇迹的文明遗产,还是艺术与建筑的城市实践创新空间这些新旧艺术力量同样能够光辉灿烂。

通向罗马的道路

通向罗马的道路不止一条, 但进入永恒之城纵深处, 需要一本特别的旅行指南。 最经典的一本便是 《 Mirabilia Urbis Romae 》 ,由千年前的罗马朝圣者编写, 以标志性景观开启宏大旅程: 穿过城墙与大门, 便可看到山丘与宫殿、 剧院与寺庙, 乃至桥梁和墓地;其中又穿插着作者的奇幻印象笔记。 作为世界上第一本旅行指南,经过跨时代的填充, 其蕴藉的历史感远非其他指南所可比拟。

探寻艺数 醇臻隽永

数字是符号, 亦是一种艺术, 能够将二者完美结合并擦出火花, 则代表了人类在美学和技艺方面的不断探索。

军械室让决斗成为艺术

近几十年来的跨界融合, 学院已经将击剑变为一门兼具竞技性和欣赏性的艺术。

歌剧院货仓历史空间的再造与蜕变

作为歌剧发源地, 罗马最值得骄傲的并不是拥有意大利三大歌剧院之一, 或者世界级的歌剧殿堂; 而在于城市存有层次丰厚的历史空间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

不可复制之美

罗马传奇人物 Robert Capucci有一种把最复杂和最生硬的原材料变得流畅而又优美的勇气和创意活力. 他的作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谓是几何形状、 创新造型与象征、 精神和色彩感知之间的一种动态平衡的结果

PRECIOUS

如诗一样的月光, 至今都叫人浅浅唱着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 微凉秋夜里, 夜空被照耀成银色, 凝练而美。 纵然庭前台阶生起白露, 一轮月光也映于心上。

传奇不朽,经典永存

“Acqua di Parma 帕尔玛之水”首次发起的当代艺术展“传奇不朽-经典永存”(I will be there forever)近期在米兰久享盛誉的库萨尼皇宫隆重揭幕。这一文化盛宴由“Acqua di Parma 帕尔玛之水”当代艺术项目的艺术总监兼艺术评论家Cloe Piccoli倾力策划……

诗意与理性的交汇

约翰·伯格被国人广泛熟知的身份是艺术评论家,他的艺术评论早已不止于通常意义上对艺术品的阐释或是解读。纳博科夫认为“美加怜悯”是“我们可以得到的最接近艺术本身的定义”,这一定义似也可用来描绘伯格的艺术评论——他的文字充满着公共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焦虑,并且在诗性和理智的两极摆动和较量……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