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与艺术的关系源远流长。村上隆与Louis Vuitton合作的火花,JamesJean和Prada合作的“精灵包”都令人印象深刻。
普及3D已成过去时,但由此衍生的3D新风潮却愈演愈烈,3D时装秀早不是凤毛麟角的新鲜事。短短几年,3D将时尚从艺术还原到一门技术,不仅让时尚未来变得有趣,也正试图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10年前,宣晴在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读本科,她说自己一直就是属于学院派的。
在被数字化全面覆盖的今天,我们很难公允地预测这是进步还是一种毁灭。
继承和发扬一直是文化和艺术的永恒主题。
HAFF创办之初,33岁的Gerben就担任这个荷兰唯一大型动画电影节的总监,为了钟爱的动画艺术事业,他身兼了不少重要职务。他再一次来到中国,并且将他钟爱的中国艺术家推向了国际市场。
大将生来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橐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太平待到归来日,朕与将军解战袍。这回说的是,尽管迟来多时,但中国的变形金刚迷们终于还是将《变形金刚:月黑之时》(Transformers:Dark Of The Moon)盼来了……
7月20日,伟大的德裔英国艺术家卢西安• 弗洛伊德(1922年12月8日~2011年7月20日)在自己伦敦的家中去世了,他的死讯由其好友、艺术交易商威廉姆• 雅克韦拉(William Acquavella)发布,他痛悼:“20 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离开了。”弗洛伊德是英国当代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国宝级的表现主义画家……
女友 Ambra Medda于2005年12月推出了迈阿密设计展,与巴塞尔迈阿密海滩艺术博览会同步举行。Robins说:“我们相信迈阿密设计展的登场迎合了一股全球性潮流,即人们对于收藏设计作品不断攀升的兴趣,以及对同类展览活动的热切渴望。”
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的外墙上悬挂着“Treasures of Vacheron Constantin”展览的巨幅海报,这是一场探索时间的旅程,也是一次博物馆与制表品牌合作的完美范例。我们也借此采访了新加坡国家博物馆馆长李楚琳女士,与她一同走进这场时计展览,走进新加坡国家博物馆。
从18岁到26岁用8年的时间在苏黎世接受完整的摄影教育,随后以他独特的勇敢无畏,幽默和奇怪的挑衅艺术逐渐闻名于世。然而,Olaf Breuning的作品于我而言并不容易去说明,总是在会心一笑后不想思考太多。他那些对画面极尽复杂的处理方式与最终释放的奇妙效果形成冲突,仿佛复杂的手法不一定只为严肃的题材服务。
20载历史的“万宝龙国际艺术赞助大奖”,已在全球范围内表彰了百余位杰出的艺术赞助人。每年6月,颁奖盛典同时在欧洲、亚洲和美国举行,通过奖励推动、支持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杰出人士,来进一步唤醒国际社会对艺术事业的支持。
作为“八五”新潮美术运动的核心人物,张培力参与筹建了“池社”等团体,是“理性绘画”学派的重要倡导者之一。1988年,他创作了中国第一件录像作品《30X30》,然后全力投入录像及相关摄影、装置艺术和电子艺术的创作中。2001年开始,张培力到中国美术学院筹建新媒体系,现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负责跨媒体学院具体媒介工作室。其作品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和蓬皮杜艺术中心等重要艺术机构收藏。
关于玻璃,它在吹制熔化的过程中变化着不同模样,本身的透质感,易碎特性都成了设计师、艺术家痴迷的出发点。今年进行到第二届的“Glasstress2011”吸引了超过50位全球当红的设计师参与设计。在集合雕塑、家具、展览、烧制重演等形态下,这些作品集中展示了玻璃的可塑性。在实用主义与抽象艺术的不同道路上,玻璃会是下一个热点吗?现在,是时候重新找寻它的未来吗?
本届双年展金狮奖花落德国馆,其代表艺术家克里斯托弗•施林格赛夫(Christoph Schlingensief)以电影、戏剧和视觉艺术见长,在去年筹备双年展期间因罹患癌症去世。因此德国馆的策展人决定启用施林格赛夫于2008年创作的舞台布景,用以播放他在住院期间记录的影像和文献录音。在我看来,这一热门场馆未免显得过于混乱和戏剧化,与其说它是一位艺术家的作品,倒不如说是几个策展人拼凑而成的大杂烩,缺乏严肃性和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