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艺术”相关文章

不同角色同一个艺术梦想

邓国骞,香港年轻的当代艺术家,郑怡敏(Gum)和张嘉莉(Clara)则是C&G Artpartment的创立者和策展人,不同的身份却同样在为香港本土艺术做着努力。在他们看来,香港当代艺术的发展并不算理想,在香港做艺术,实情并没外在看上去美好:这么多的艺术交易地,但与本地艺术产生关联的却不多:高古轩、白立方进驻香港,希望的是借助香港这个平台辐射内地以及东南亚新兴的藏家市场,对开发香港本土艺术市场尚无计划。

带你挖掘最新城市消费热点

这一款沙发的型,又有个名字叫“爱菲”,灵感来自其外观,颇像大丹麦犬,左右扶手像狗耷拉下来的腮帮子,方方正正,长宽相同。形态特别稳重、干净整洁,适合较大的空间,其宽宽的扶手可以置物,如小边桌作用。沙发内部为实木框架,搭配半高靠垫,坐卧舒适,其造型更出众。

OVERLAPPING STYLE华丽效应

拿破仑三世风格和古董家居构成了这间公寓抽象的现代性和独特个人品味。 我们来到珠宝设计师Anna Rivka与电影制片人Benjamin Seroussi的巴黎公寓中。他们疯狂收集世界各地的家具作品,并将自己的作品安放其中。刚刚结束为电影《岁月的泡沫》制作首饰的Anna认为,自己所有创作的基因都能从家中找到答案。不同元素的肆意叠加与不规则对比效应,制造出肆意魅惑的华丽效应。

CHARLES RATTON 推动原始艺术

由于他的专业知识,Charles Ratton 在艺术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特别是通过他对原始艺术的支持和推动,奠定了原始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受到艺术世界的认可。展览除了探讨Charles Ratton 对原始艺术的贡献外,还会展示那时期对Charles Ratton 有直接影响力的艺术运动:超现实主义。再加上他对科学的探索,以及对非典型艺术和古董的爱好,Charles Ratton 对艺术的趋势和口味有深远的影响。

光线革命

对于技术和人文主义之间关系的迷恋使得驻扎伦敦的设计工作室“三套车”(Troika)经常将技术运用与他们的艺术实践结合在一起,以此反映现代社会中包括文化、政治和哲学之间的互文关系的特性。他们以富于实验性的实践和设计项目形成一种跨界的方法将雕塑、建筑和当代装置等结合在自己的作品之中。而光线正是他们运用得最为得心应手的材质。

幸运之愿 经典传承

1968年Van Cleef & Arpels的Alhambra四叶幸运草系列一经问世便广受追捧,让四叶草成为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宝标志性的经典设计。

绘画的剧场

我一直认为,画画是个纯个人的行为,对我而言,画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如同日常的生活,画画就是我的生活,生活给我提供着感觉。生活给予了我画画的热情,而且,这个热情日益高涨,画画已经成了我生命的全部,通过画画,我认知着世界。

进步主义的魔幻厨房

上月在香港举行的巴塞尔艺术展(Art Basel 2013),云集了国际顶级画廊与机构,展现了众多系列顶尖的现代及当代艺术作品,令人大饱眼福;而属于艺术创作的烹饪佳肴,也借此良机参与赠兴—作为巴塞尔艺术展合作酒店伙伴的香港文华东方酒店,在其文华扒房及酒吧,呈现了多款灵感源于著名艺术作品的创意佳肴,同样令人叹为观止。这是行政总厨Uwe Opocensky与他团队所创作的佳肴,一直以来,这种 “进步主义美食”在不断惊艳地上演着。

过亿电影节

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时,国产电影票房还没有破亿的纪录。还记得每次观摩完那些大师经典片,最自然的情绪,是觉得自己受了中国电影的骗。

衣饰,文出来

以往提到刺青,很多人会往不好的方面联想,认为只有不学好的人才会去刺青。但在我看来,刺青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文身就像穿衣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范儿,文在你身上的图案如果独一无二,那就是你的个性体现。

融入更多人的生活

由收藏家刘益谦、王薇夫妇共同创办,龙美术馆在2012年开馆之初就一直保持着超高人气。一万多平方米的馆中还设有图书阅览室、艺术沙龙、咖啡 厅等休闲设施,被艺术氛围感染之余,生活的气息也扑面而来。

James Turrell: A Retrospective 光线与空间运动体验

今年9月,洛杉矶艺术博物馆举办的“詹姆斯•特瑞尔回顾展”将探索著名光线装置艺术家James Turrell近50年的艺术生涯。展览包括特瑞尔早期的几何光线投影、版画和素描作品、探索感觉丧失和看似未经调整的色光领域的装置作品,以及近期创作的涵盖有全息图的二维作品。

约在这个圣诞之后见

德国迷你剧《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父亲》讲述五个年轻人—国防军中尉和他的士兵弟弟、自愿到前线报效国家的护士,以及女歌手和她的犹太男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命运。这部以普通德国人的视角看待这场战争和其中罪恶的剧集,吸引了超过700万观众,再次在德国国内引发了关于二战和纳粹的讨论。

从手势到语言:重回艺术原点

早在年初,外滩美术馆将展出卢浮宫当代铜版画馆藏品的消息不胫而走。卢浮宫在文艺爱好者心目中占有“圣殿”位置,但其实此次名为“从手势到语言”的当代艺术展所呈现的作品并非全部来自卢浮宫,也有其他国际收藏机构的珍品杰作。经过两位策展人的相调,给观众带来的却是一个内涵深到无法浅出的综合大展,它对观众的要求是:需要怀揣着极大勇气去了解作品背后中西方哲学、文学、伦理学、社会学、化学、语言学等各专业领域知识,相比起其他一目了然的展览,人们在每件作品前驻足长久,为要看明白所滞留的时间,远远大于主动思考的耗时。也许,这种人造的“卢浮宫模式”就是要给观众带来极其丰富的层次感。

西澳,藏宝地

第一次来西澳,是十四五年前的事。十多年间,工作上来回了好几次,西澳发展很快,也变了许多。唯独玛格丽特河 ( Margaret River )变化很少,一心一意生产优质葡萄酒。

请填写评论内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