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日新月异、变化多端的世界里,上一秒的潮流,可能就是下一秒的过气。过去几年间,我们见证了一个个品牌从乏人问津到炙手可热,仿佛一夜之间就能和百年品牌并肩;也见证了很多品牌“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这是建品牌最容易的时代,也是最难的时代。
“品牌正在讨好年轻人”,如今的年轻人不再盲目崇拜所谓的大品牌,而是对时尚、潮流有着独有的判断力。新生代消费者在使用一个品牌的时候,往往是在给自己身上贴标签,这就给了许多新消费品牌崛起的机会;同时,媒介环境的改变、社交媒体或“种草”或“兴趣电商”的机制,让品牌有了与新生代消费者直接对话交流的机会;此外,国潮崛起,品牌人将本土设计理念、传统文化元素和品牌原有格调相结合,在国潮的趋势下,似乎所有的品牌都可以重做一遍。
因为品牌再也不是“越陈越香”,所以,这是建品牌最容易的时代。
传统理论认为,做品牌是一个与时间交朋友的事情,耐心是品牌创业者非常重要的品质。曾有统计表明,世界级消费品牌整体的平均年龄是110岁。这在过去可能会让一些品牌人感到灰心——你大概率无法目睹自己所创立的品牌成为世界级品牌,因为那实在太久了。
但在InterBrand发布的2021年全球最佳品牌排名中,第一名苹果诞生于1976年,第二名亚马逊诞生于1994年,第三名微软诞生于1975年。而全世界最年轻的最佳品牌是特斯拉,只成立了18年——这恐怕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么多人崇拜马斯克。中国唯一的上榜品牌仍然只有华为,诞生于1987年。
显然,建立一个世界级消费品牌的时间正在越缩越短,这对品牌人而言有如天降福音。Allbirds、lululemon、特斯拉、小米手机,这些正在崛起的世界级品牌,正成为品牌人学习的榜样。
lululemon 正成为品牌人学习的榜样
而硬币的另一面是,虽然“流量+产品+供应链”套路越来越熟,品牌诞生越来越容易,但市场上有大批品牌患上所谓的“营销依赖症”和“流量综合症”,“出道即巅峰”,赚钱更不知到何年。品牌俨然成了流量明星,稍纵即逝,稍不留神还会被流量反噬。
有媒体报道,有40%的网红品牌销售额开始出现断崖式下跌。与此前疾风骤雨的融资相比,销售下滑一样来得急迫。一个共识是,新消费品牌越来越难做了,曾经的“小红书种草+知乎背书+‘抖快’带货+天猫承接流量”模式变得不再万能。
消费品牌的核心是产品,这个逻辑永远不会改变。流量化的营销打法固然重要,但同时也需补上战略、管理、柔性供应链、数字化工具等功课,并始终保证产品品质,才能带来品牌常青。
其兴也勃
相比于互联网和科技赛道,消费行业的多变与复杂,挑战着品牌人很多以往的认知,但也仿佛释放出遍地的新机会。
资本的助推,更是让新消费品牌的势头如烈火浇油。这种火热与互联网公司之热有所不同。互联网公司发展到巅峰状态时,都会有一点垄断性;而消费品因中国地大物博,人群又非常多元,所以,不同的品牌可以在不同城市、不同人群中找到不同的机会生根发芽。
资本界一直认为,相比于互联网和科技赛道,消费品牌的机会比想象的还要多,每一家消费品牌的公司都似乎有机会成为巨型独角兽公司。
新消费品牌的大行其道,不再局限于某个特定领域,而是遍地开花,包括汽车、手机、彩妆、餐饮等任何你想到的领域,它们都能以更快速度、更大体量冉冉升起,以“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勇气,演绎着各自的商业传奇。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新消费品牌呈现出“轻”的趋势。
“轻”,首先是品牌的消费对象几乎全部瞄准年轻人。
全世界最年轻的最佳品牌是特斯拉,只成立了18年
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增长放缓,品牌人发现,目前有三种人群增速最高,一是银发人群,二是年轻人群,三是小众圈层。
大多数品牌讨好年轻人,尤其是讨好小众圈层的年轻人。在越来越多新消费品牌的目标用户画像里,高频出现“精致妈妈”“健身达人”“爱宠人士”“潮牌爱好者”“轻食达人”等核心关键词,这清晰反映出,新消费品牌的目标更明确地定位于特定消费群体的需求,并且与过往满足基础物质需求和功能需要不同,更多聚焦于提升目标群体的生活品质。
年轻人的口味在上演一场审美追逐战,而品牌得长着一张容易吸引年轻人的“脸”。
“轻”的另一面,就是运作“轻”。如今,做品牌似乎不再那么劳心劳力。
以DTC为例,所谓的DTC是指“Direct-to-Consumer”(直接面向消费者),也就是品牌直接从网站或直营店卖货给消费者,不必通过中间人。如今这一波DTC品牌通常会强调产品的专注性,如Warby Parker只卖墨镜等各种眼镜、Allbirds只卖环保型的鞋子、Harry’s只卖刮胡刀片、Casper只卖弹簧床、特斯拉的 SKU也就那几款,且从制造端就开始一手包办,自己做营销、打品牌,直接经营顾客,让消费者成为其忠心耿耿的会员。
DTC最吸引人的,就是在创业时只有寥寥数十人甚至数人,竟然能挑战品牌巨头。DTC品牌需要的员工人数特别少,目前,特斯拉全球员工仅为11万人,蔚来员工不到1万人。大众汽车的全球员工为67万人,而金小妹Kylie Cosmetics只靠十几个员工就做到3亿美元业绩。
在渠道推广等操作上,如今的消费品牌也开始越发崇尚“轻”。相较于传统品牌大规模地铺设线下渠道,大多数“轻品牌”是伴随着移动电商和短视频媒体的暴发而火起来的,它们最初大都选择电商渠道,因为电商具有成本低、转化快等特点。在营销方式上,它们并没有在传统渠道上投入重金砸广告,而是在小红书、抖音、快手这样的平台上进行种草营销。而李佳琦、薇娅等的直播,更是让它们在品效合一上找到一条新路。
相较传统品牌,“轻”的结果就是特别的“快”。想想,一个传统品牌从创立到成功,少说也得熬个十几年。如今,诞生于1987年的娃哈哈,竟然发现2016年才成立的元气森林成了其竞争对手。“出名要趁早”的新消费品牌,成立不过两三年,往往就能成为炙手可热的爆款。
其亡也忽
这是一个品牌速红速朽的时代。
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21年,10年内叫得出名字的中国品牌关停并转项目数已达到14000多家。在这些死亡或濒危的品牌中,不乏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如乐视、ofo、黄太吉、锤子、鸿星尔克、这!就是街舞等等,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从数据来看,每年新出品牌的数量越来越多,看起来一片欣欣向荣,却普遍存在匠心不足的问题,品牌的同质性越来越强。移动电商、短视频为品牌带来前所未有的高产出与传播度,却依然难掩质量上的失落。
这也令人不由发问:创业者们为什么热衷于炮制网红品牌?仔细考量就能发现,网红品牌的运营模式比较单一,爆品策略容易上手,并且此类品牌更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在短期内便可实现盈利。
只是很多事情都有利也有弊。网红品牌在拥有优势的同时,也极具挑战性,往往“出道即巅峰”,遭到“短命魔咒”,很快就会走下坡路。
消费、享乐的大众化正在神话般地对品牌进行文化重构,我们脑中回旋的往往是同一种洗脑的网红旋律。短视频、各种种草社交平台的出现,让所谓的网红品牌成为源源不断的爆款,其背后的商业价值也让行业内人士对批量复制网红品牌趋之若鹜,对品牌产品力强调的也越来越少。
于是,相当一部分品牌患上了“流量综合症”,并构成了一种套路。选定一款单品,打造颠覆消费者印象的产品,最好能诱发社交谈资,主动传播;对社交种草平台进行密集化、系统化的KOL投放,从而形成口碑势能;卷土重来的洗脑广告,充斥于屏幕,弥漫在电梯逼仄的空间中,砸钱买流量冲数据,玩ROI(投资回报率)搞GMV(成交总额)扩规模。通过这种系统化、可复制的投放,的确可以迅速打造出网红品牌,并获得短期的融资成功,在短时间里占据受众大脑。但后遗症就是巨额的投放,流量成本远比你想象的要高,获利变得遥遥无期。
当一个品牌的创立变成了周密的运算,品牌的每一句传播都能精确踩在大众的嗨点上,其就抹去了品牌本身该有的生命力和个性表达。就这样,我们进入了一个爆款很多、创造很少的品牌时代。
过度营销如同饮鸩止渴,流量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复购率难以保证。产品持续创新的能力往往是很多网红品牌的短板,在流量效应式微之后,泡沫越吹越大,稍不留神还会被流量反噬。
流量是流量,品牌是品牌。品牌意味着信任和认可,而流量仅仅是注意力。如果品牌只是获得了更多的注意力,而没有获得信任(复购率),那失败只是早晚的事。
也许现在又到了回归常识的时候,不妨再温习下“销售漏斗公式”:销售额=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
消费品牌的核心还是产品,这个逻辑永远不会改变。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品牌人要从对流量的追逐转变为品牌力的长期输出。同时应该明白,做品牌是一条很累的路,你必须每时每刻都盯着,确保品牌始终是消费者喜欢的。
LINK
链 接
补上“信任”这一课
承认吧,消费者对那些没有时间积淀、产品品质待考的所谓新消费品牌,并无多少信任度,有的只是尝鲜与“拔草”。
为什么所谓的网红品牌死得快?就是因为只注重噱头,不注重产品;只运营流量,不经营信任。
针对上述短板,一些网络平台开始加强品牌自身的信任度建设。以快手为例,其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程一表示,“快手的直播电商,建立在用户和平台、用户和主播之间的信任基础上。我们持续巩固信任电商模式,优化用户的信任购买体验,电商月复购率在9月提升到了70%以上,月ARPPU(每付费用户平均收益)也进一步提升。”
在快手的这一波提速前行中,“信任经济”的作用不容小觑。“大搞信任电商”的半年来,快手电商新用户复购率提升10%,开通信任权益的店铺复购率提升12%,超97%用户已领取小店信任卡。与快手相类似,不少平台和品牌方也在推动费者从“信平台”到“信卖家”的信任机制升级,力图在商业版图中重构整个消费的交易生态。
没错,我们之所以选择某个品牌,归根结底是其背后的品牌溢价——信任感,品牌意味着信任和认可,而一些网红品牌背后的流量仅仅是注意力。
因此,对众多新消费品牌来说,还是应尽早放弃砸金买流量、玩ROI搞GMV扩规模的不归路,学习如何补上“信任”这课,继而形成网络效应吧!
1.营销与产品就像品牌的两条腿,若一长一短,注定走不远,而且很容易摔跤。品牌人应格外注重留存和复购率,这是产品力的直接体现。集中把精力花在产品上,能够帮助品牌建立长久的竞争优势。
2.真正找到一小群可以影响整个群体的超级用户,让这些人产生认同,通过这些人的背书以及媒体的曝光,快速建立品牌势能,建立对品牌的信任;
3.在超级用户背书的基础上,通过产品的创新、品牌理念的传播,形成口碑的闭环,并借由产能问题形成饥饿效应,进一步加剧口碑的发酵;
4.在强大口碑的基础上,通过裂变的方式,快速提升销量,并持续保持产品创新,不停地制造话题,不断强化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
5.在品牌建设中,信任是最稀缺的,信任只能在不同品牌间重新分配,消费者增加一个品牌的信任必然会降低对另外一个品牌的信任。品牌要想走得更远,只能不断创新,走上价值和体验创造之路。
撰文—顾冰
编辑—邹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