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年代,牧师 William H.H. Murray在纽约东北部的阿迪朗达克山脉度假后,写下了记录大自然之美的 《野外探险》。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这本书激发了人们对自由自在露营生活的向往,一年内就印刷了 10版(平均每周卖出500本)。《野外探险》的热销吸引大批中产阶级前往纽约州东北部,也掀起了全球范围的露营热潮。
以前的人们支起帐篷,只为抱团取暖,求生于荒野之中。如今的人们择地扎营,更是为了融入自然,让自由天性得以释放。一日晴空、一片草地、一顶帐篷、一壶咖啡、三五好友,即便困守城中也能亲手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乌托邦。这一期,我们与那些资深的露营玩家分享露营故事,或是去往城市边缘,寻一片山间的草地、湖边的树林,或是海边的沙滩,尽情享受游走在现代便利和自然野趣间那种奇妙的感觉。
若要从拗口的丹麦语中列出一张高频词汇单,“Hygge”(音译:hoo-gah)必定榜上有名。它来源于挪威语和丹麦语的“康乐”一词,如今成为“轻松悠闲、自得其乐”的生活方式注解。在丹麦知名户外品牌Nordisk的首席执行官 Erik Møller心里,“回到大自然中露营,用心感受当下平静”正是他的Hygge哲学。
丹麦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可谓是户外活动爱好者的天堂, Erik 说自己几乎不会为了露营目的地的选择而烦愁。“丹麦语里有个单词叫‘allemandsret(每个人都有权利)’,所以在丹麦,你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扎营,而那些旅行手册推荐上没提及过的地方往往充满惊喜。比如在丹麦我最喜欢的地方是被誉为本国‘户外之都’的希尔克堡(Silkeborg),那里的周围有大片森林和许多湖泊,还有一条相当美丽的河流。”
谈及“自然露营与城市生活的关联性”,Erik 真诚地强调了定期离开大城市的重要性。相比“露营是暂时逃离城市”的说法,Erik 更愿意把露营看作一种私人的身心充电方式。“我以前住在丹麦和亚洲的大都市里,非常珍惜远离尘嚣的时光。当我在外头呆上一两个晚上后再次回到城市,我就会感觉重新注满了能量。”
回想起在亚洲的露营经历,Erik会用“难忘”来形容:“在中国的野营实在太特别了!我记得那个地方靠近长城,但有些偏远和僻静,当时跟着北京的地陪好友和几个来自欧洲的友人一起,在篝火旁边吃边讲故事,度过了难忘的一夜,我还喝了两杯茅台酒呢!次日醒来我们便开始一次长距离的徒步,其中当然包括了爬长城。另一个喜欢的露营地是在日本富士山脚下,我以前每年都会和日本的朋友一起来这里一两次。有一个距离东京约2小时车程的藤本露营地,风景非常隽秀,光是想象一下自己背靠富士山听风闻草的状态,就已经足够美好了。”
作为斯堪的纳维亚美学代表的户外厂牌,Nordisk不仅兼备了便利性和设计感,更是一种迷人又轻盈的“丹麦化生活方式”的传达。 在Nordisk的品牌文化里,有一条写着“大自然=奢侈品”,而“创造出可持续性的高品质露营物件,让人们拥有更多的户外闲暇体验”则是Nordisk尊重自然的方式。放空大脑,感受平静,把自己彻底浸没在自然中,感受时间和万物,就是人类对自然体现的敬意。
当我们在城市生活时,很容易忘记大自然的存在,而一场露营即能让人贴近自然,让内心归于平静。喜欢露营旅行的摄影师猪俣慎吾创办了《CAMP.GRAM》线上杂志,游历于日本各处的营地,用相片讲述着奇妙而美好的露营故事。
“置身于大自然本就是一件令人享受的事,我觉得露营很像一个能够自己主动创造的‘游戏’,大自然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可以带给我很多拍摄创作的灵感,这是露营‘游戏’所产生的激励。”目前居住于千叶县幕张市(东京的一个卫星城)的猪俣慎吾,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前往周边的露营地,对他来说,城市中的生活带来了物质的满足,而想要获取精神上的治愈就一定要到大自然中去。
在一次又一次的露营旅行中,猪俣慎吾用相机拍摄了许多风景,也记录了许多故事,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还数带五岁的儿子去种子岛,观看火箭发射,“明明是为了孩子而选择去的一次露营,结果最感动的反而是我自己。”位于九州以南的种子岛是日本太空计划、宇宙中心的所在地,在那里不仅可以观看火箭发射,还能参观岛上的宇宙科技馆。种子岛的西海岸海滩绵延十几公里,在海边露营即可享受完美的“日光浴”,在海水退潮时,可以在东海岸观赏壮观的千座岩屋。
而要说猪俣慎吾最喜欢的露营地,还是位于长野县的户隐,基本每年他都会抽出时间来一场露营之旅。户隐坐落在与长野市接壤的山区中,妙高户隐连山国家公园就在这里,绵延的山脉中分布着森林、湖泊、神社,许多神道修行者和自然爱好者来到此处。露营地位于户隐牧场的旁边,凉爽的风带来春夏的盎然绿意,户隐山的美妙景色让人忘记了城市生活的喧嚣。
“露营是一种旅行方式,也是一种生活美学。我想把露营的快乐向世界传达,想和更多人分享。”怀抱着这样的期许,猪俣慎吾把这些年拍摄的露营照片经过精致的排版设计后,放在了线上杂志《CAMP.GRAM》中,读者通过社交平台的滑动动画就可以翻阅杂志,一张张美好的照片让人期待一场真正的露营旅行。
常常“把家搬到户外”的王厂长,喜欢在全球各地收集露营好物,渐渐成为了大家口中的“露营生活收藏家”。跟随她的脚步,我们一起开着车、载着帐篷,去大自然中感受风吹、聆听虫鸣、追逐自由。
“小时候我就不太愿意呆在房间里,更喜欢去户外,而在接触露营后,我发现自己的心态变得更加包容且随性,面对生活工作中的不确定性,也不再像从前那么焦躁了。”回忆起第一次的露营经历,王厂长坦白说体验感并不是太好,那是在东北本溪的露营地,因为没有经验,把扎营选在了石头很多的河滩上,不仅睡得不舒服而且半夜还下了一场大雨,但也正是露营中的“小插曲”,逐渐让人变得从容、豁达。
“在露营过程中,我有很多曲折经历,好像印象深刻的露营都是不太美好的。”去年王厂长抱着满心期待前往然乌湖露营,结果因为天气原因被冻得瑟瑟发抖,连生火都无法顺利完成,只能带着惋惜的心情拔营撤离。“当时我的车是手动档,膝盖被冻得僵住了,我几乎是用尽了浑身力气踩下了离合,用一档速度开到了最近的住宿地。”也正是这场曲折的露营,让她在缓缓撤离的途中看到了绝美的夜景,“然乌湖清澈,星空和白云在深蓝深蓝的天空上,随着我车子的轨迹、一路送我到目的地。”
出于对露营的热爱,王厂长创立了露营装备品牌Kinoco outdoor,希望让更多露营爱好者可以买到心仪的装备。在她看来,露营装备的选择是分阶段的,“第一阶段是‘赶鸭子上架派’,装备不齐全也很想去体验露营;第二阶段就是‘气氛派’,开始讲究一些用具,希望所有喜欢的物件都能在户外把玩;现在我应该到了第三阶段,只对我在不在户外感兴趣,而对具体是什么地方、用什么装备不再那么执着,更偏向‘务实派’。”
从露营爱好者变成专业的露营职人,不变的是对露营、对大自然一如既往的热爱,而在热爱之上,更多的新玩法、更美好的露营生活还等着她去发掘。
在城市里呆久了,每个人都渴望与自然连结,而露营即是存在于城市生活与大自然之间的“第三空间”,正如AMPM品牌主理人聂敬东所说:“移动的帐篷驻扎在哪儿?露营场景的风格是什么?这一切都由你自己来决定。”
回想起第一次的露营,那时聂敬东和朋友们一起背着帐篷和工具徒步上山,但由于经验缺乏,过夜的住宿体验感很不好,但和朋友们聚会聊天、把酒言欢的快乐,还有大自然纯净的风景,成为了他爱上露营的理由。在成为专业级露营玩家后,他每一次都会带上200公斤的装备,和朋友们一起花费2到3个小时进行搭建,离开时还要花费同样的时间拆卸,有时遇到天气不好,雨中的搭建拆装实在叫人“终生难忘”。
虽然每次露营都会花费很多精力,但当好看的装备组合成自己风格的户外美学场景时,一切的疲惫都会被瞬间治愈。“我不会把露营当做逃离城市的方式,而是通过露营不断去想如何创造新的生活方式。”
聂敬东会把常用的露营装备时刻放在车里,有时突然想换个办公环境,就开车前往营地,帐篷一搭,户外办公即可成型,自然与城市之间的关联、切换,让生活达到了更理想的状态。
面对当下国内露营生活的兴起,聂敬东谈了自己的想法:“我认识目前还不到露营‘文化’的阶段,只能说是一种‘潮流’。这种‘潮流’会伴随时间逐渐筛选成型,那时候才能看得到国内的露营是什么样貌,才能谈到‘文化’。”为了推动露营“文化”的成型,也为了在华南地区形成更好的露营氛围,聂敬东创立了AMPM,让更多露营爱好者接触真正的露营装备。在AMPM露营商店,放置了许多由聂敬东亲自挑选的露营产品,其中还有不少限量珍藏款,他希望来到此处的露营爱好者们能感受到产品、人与大自然的连结。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
周末画报1223期《驻在自然里》
监制-Carrie Cao
编辑-YAO
采访、撰文- Evricka、Calbee、SJ
翻译-66
封面插画- nichinichi
图片提供- Erik Møller、猪俣慎吾、王厂长、聂敬东、Luna、V叔
设计-木谷